本文章由济南乾元仪器有限公司提供
核心原理
全自动粘度仪(单工位)基于毛细管法(哈根-泊肃叶定律)设计,通过测量流体在固定温度下通过毛细管的时间计算运动粘度。部分型号采用旋转式原理,通过转子扭矩反推粘度值。其核心参数包括:
量程范围:0.5~6000 mm²/s(单支毛细管覆盖100倍跨度,避免频繁更换配件)。 测量精度:不确定度0.15%~0.6%(低黏度段1 mm²/s时为0.6%,高黏度段6000 mm²/s时降至0.15%)。 温度控制:恒温浴槽精度±0.05℃,适配15~35℃环境,超出范围需启用恒温附件。 计时精度:±0.1秒(红外液位检测技术自动判定液面,消除人工误差)。仪器组成
高精度恒温浴槽:展开剩余72% 独特的循环方式保证测量仓内温度梯度≤0.01℃,温度均匀性高。 液面高度不受浴液蒸发影响,长时间维持恒定。 配备高、低浴位报警功能及自动切断加热保护,确保安全。 温控部分与浴槽槽体可分离,便于清洗。 双层透明视窗及照明设计,便于观察测试过程。 粘度测量单元: 采用智能近红外光电传感器,测量时间精确到毫秒级。 传感器材料为不锈钢铠装,耐腐蚀且寿命长。 精准定位,测量间距符合ISO规定的40mm。 主控制器及操作系统: 基于PLC+Windows系统,支持彩色12寸嵌入式工业电脑,中英文切换。 支持WiFi连接打印机,实现数据自动存储与打印。 具备权限管理功能,确保操作安全。 自动化模块: 自动进样与清洗:通过蠕动泵或真空系统吸入样品至毛细管指定刻度线,测试后自动注入溶剂清洗,避免残留污染。 光电检测:毛细管外侧安装红外传感器,液面流经刻度线时触发计时器,数据采集系统自动记录3~5次流动时间并取平均值。 软件计算与输出:内置算法根据毛细管常数计算运动粘度或粘数,支持Excel报表导出或打印测试报告。技术特点
高精度与重复性: 控温精度达±0.01℃,温度均匀性±0.1℃,确保测量结果稳定可靠。 符合GB/T265、ASTM D445、ISO 3104等国内外标准。 自动化程度高: 实现从升温、恒温、进样、测试到清洗的全流程自动化,减少人工干预。 支持双通道或多工位同时检测,显著提升效率。 安全与环保设计: 配备低液位保护、超温报警等功能,防止操作失误。 采用全封闭自动进样器及负压系统,降低溶剂挥发,符合环保要求。 模块化与扩展性: 各功能单元独立封装,便于维护与升级。 支持多毛细管扩展,可处理多个样品或不同浓度溶液。应用领域
石油化工: 润滑油、原油、燃料油的运动粘度测试,判断油品质量与工艺稳定性。 符合ASTM D445标准,用于润滑油新配方研发测试及燃料油合规性检测。 制药与食品: 溶液粘度控制(如透明质酸、果胶),优化配方工艺。 用于糖浆、巧克力等流质食品的品质控制(需配合特定温控模块)。 高分子材料研发: 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等稀溶液的粘数测定,评估分子量分布和聚合度。 支持高校、研究院所的流变学研究及质检机构的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。发布于:山东省汇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